Hi,我是Wayne,Aaron Huang的學生之一,學習領域遍及管理、行銷、倍增市場學、房地產,《當富拉克遇見海賊王─草帽中的財富密碼》作者之一。
不止一次,有人問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。
我想,跟隨Aaron Huang最大的收穫,不是管理、不是行銷、不是倍增市場學、也不是房地產,而是在人生的航道上,能有一座嚴守價值觀標準的燈塔,在迷霧中為我照亮眼前的航線。
今天要分享的是主題是《新加坡為何崛起?》
《新加坡為何崛起?》
新加坡政府對外宣稱「新加坡經濟起飛是因為新加坡人很勤勞」。
根據Wayne到新加坡兩次、以及當地朋友的介紹,Wayne認為,台灣人比新加坡人勤勞有熱情。
但為什麼新加坡經濟起飛後能繼續翱翔、而台灣則從亞洲四小龍之一變成一隻小蜥蜴呢?
在整理東協房地產方面的資料時,Wayne對新加坡做了點小研究,這邊簡單分享三個重點。
一、精通管理的執政者
首先是新加坡最大的代表人物─李光耀,從新加坡的發展結果來看,不得不佩服李光耀是個非常睿智的執政者。
新加坡原本是一個被邊緣化的港口都市,在離開英國統治後,新加坡很快就面臨到自生自滅的危機。
在李光耀的帶領下,新加坡政府展開一連串的經濟計劃,他們根據國家的現況、情報、趨勢、地理位置、優勢、劣勢,適時的調整經濟轉型政策。
其中一個很有趣的例子,是英軍決定從新加坡撤軍時,新加坡面臨到「喪失20%國民生產總額」與「喪失4萬個就業機會」的雙重挑戰。
為了克服挑戰,新加坡開始了《反經濟衰退計畫》,政府深知新加坡沒有腹地、沒有天然資源,所以必須努力吸引外資,而該計畫就是採取以出口為重點的經濟策略。
同時,在《經濟發展十年計畫》中,新加坡漸漸的淘汰掉勞動密集、低技術領域的傳統產業,改以高級技術與精密工業取代,以期跟上時代的腳步。
如果你到新加坡旅遊,你應該不會看到有什麼代工產業,對嗎?
二、善用地理優勢
另一方面,新加坡善用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,靠著馬六甲海峽進行貿易,使新加坡逐漸成為亞洲第一大港口。
馬六甲海峽是亞洲第一水脈,亞洲國家有70%的能源運輸是靠著這條航線來維持,該航線每年有五萬艘船隻經過,佔有世界貿易船隻總數的1/4,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,馬六甲海峽都是亞洲數一數二的黃金地段。
投資房地產都知道,川普認為最重要的就是:Location、Location、Location!
新加坡坐落在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地,人潮就是錢潮,國家當然有大筆機會進行貿易與觀光。
三、來一座天際游泳池吧!
房地產大亨─川普也強調:在最好的地段,蓋最好的房子。
濱海灣金沙做了最好的示範,這座結合賭場、酒店、劇院、餐館、天際游泳池的複合式渡假村,被譽為世上最賺錢的建築。
儘管金沙酒店建造成本高達57億美元,不過光是2014Q4,金沙酒店就擁有5億1850千萬美元的營利。
金沙酒店獨特的造型,令觀光客前仆後進、一房難求,帶動周邊所有的觀光與休閒娛樂產業,當然也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。
我從Aaron Huang身上學到,能否投資在附近有指標性建築的地段,是非常重要的。
最好自己就住在指標性建築裡!
小結
當台灣被東協與亞洲各國邊緣化,台灣人的機會在哪裡?
當新加坡早已在1971年逐步捨棄勞動密集的傳統產業,台灣人的改變在哪裡?
像李光耀這樣正視弱項、善用強項、把僅有資源變成更多資源的管理方式;像濱海灣金沙那樣的投資策略,真的是值得我們能好好學習的地方。
明天預計要分享的是《TRX》,敬請期待!
版權聲明:
本文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,作者指定BY、NC、ND分級。
您可以自由複製、散布、展示及演出本作品;您必須按照作者或者授權人指定的方式對作品進行姓名標示;您不得為商業目的而使用本作品;您不得改變、轉變或更改本作品。
圖片版權:
"Singapore Skyline Panorama" 由 Someformofhuman - 自己的作品。 使用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 - 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Singapore_Skyline_Panorama.jpg#/media/File:Singapore_Skyline_Panorama.jpg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 條款授權
"Singapore Skyline Panorama" 由 Someformofhuman - 自己的作品。 使用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 - 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Singapore_Skyline_Panorama.jpg#/media/File:Singapore_Skyline_Panorama.jpg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 條款授權
"IndoChina1886"。 使用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 - 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IndoChina1886.jpg#/media/File:IndoChina1886.jpg 的 公共領域 條款授權
"Marina Bay Sands in the evening - 20101120" 由 Someformofhuman - 自己的作品。 使用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 - 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Marina_Bay_Sands_in_the_evening_-_20101120.jpg#/media/File:Marina_Bay_Sands_in_the_evening_-_20101120.jpg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 條款授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